雷達液位計的校準技術是確保測量精度的核心環節,需結合硬件調整與軟件算法優化,針對不同工況(如高溫、高壓、低介電常數介質)采用差異化策略。以下是校準技術的詳細流程與關鍵方法:
一、校準前的準備工作
環境檢查
確認安裝位置無強電磁干擾(如變頻器、大功率電機),避免信號失真。
檢查天線表面是否清潔,無介質附著(如油污、粉塵),必要時用軟布擦拭。
驗證導波管(若使用)是否垂直安裝,內部無堵塞或變形。
參數確認
收集介質特性數據:介電常數(ε)、密度(ρ)、溫度范圍、壓力等級。
確認罐體結構:形狀(圓柱、球罐、錐形)、尺寸、內部障礙物(如攪拌器、加熱盤管)。
明確測量需求:量程(如0-10m)、精度等級(如±1mm)、輸出信號類型(4-20mA、RS485)。
工具準備
硬件工具:HART手操器、筆記本電腦(帶校準軟件)、標準模擬信號發生器。
軟件工具:廠商提供的配置工具(如E+H FieldCare、VEGA Tools)。
安全裝備:防爆手套、護目鏡(適用于易燃易爆場景)。
二、基礎校準步驟
1. 空罐標定(Zero Calibration)
目的:設定測量下限,消除罐體結構(如罐底凸起、斜坡)對零點的影響。
操作:
確保罐內無介質,液位處于*低點。
通過HART手操器或配置軟件進入“空罐標定"菜單。
觸發標定命令,設備自動記錄當前回波信號作為零點參考。
注意事項:
若罐底有沉積物或雜物,需清理至露出原始罐底。
對于導波雷達,需確認導波桿末端未接觸罐底(通常保留10-20mm間隙)。
2. 滿罐標定(Span Calibration)
目的:設定測量上限,校準量程與輸出信號的線性關系。
操作:
向罐內注入介質至*高設計液位(或使用模擬液位裝置)。
通過配置工具進入“滿罐標定"菜單。
輸入實際液位值(如10.000m),觸發標定命令。
設備自動調整增益與偏移量,使輸出信號(如20mA)對應滿量程。
注意事項:
注入介質時需緩慢均勻,避免液面波動導致標定誤差。
對于高溫介質(如蒸汽加熱罐),需等待溫度穩定后再標定。